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
GUANGZHOU CONSUMERS COMMISSION
广州消费者之家
搜索
广州消委为大家 维权不分你我他
所在位置 > 首页 > 案例分析 > 正文
广东高院发布第二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 免费旅游听“养生讲座”?全是套路!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7-14 16:50:27

昨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其中刑事案件3宗、民事案件1宗。案例发布主要包括依法严惩利用保健食品、虚构投资项目、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和以“养老”名义投资房地产等手段侵害老年人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依法惩处严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等违法犯罪,助力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典型案例

 

案例1 利用保健食品诈骗,320人被骗1527万余元

 

2015年3月起,被告人叶友健、林彩英等28人先后在市内各区街巷设立多间门店。他们利用在门店销售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为幌子,吸引老年客户办理会员卡并收集其家庭、经济、疾病等信息;组织老年人外出旅游,举办“养生保健”讲座,利用假冒的“专家”“医生”按事先收集的信息为老年人“诊病”,通过夸大老年人病情、渲染保健食品稀缺性及治疗功效等方式,以市场价10倍甚至更高的价格销售保健食品,骗取以老年人为主的320名被害人共计1527万余元。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叶友健、林彩英纠合其他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共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

 

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叶友健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50万元;林彩英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30万元;其余26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至一年八个月,并处相应罚金;追缴犯罪所得退赔各被害人。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

 

案例2 公寓售后可返租养老?老人险被骗

 

2017年8月,陈某某收到某养老产业公司派发的宣传单,宣传内容为“投资养老,定选西关”“首个一站式养老综合配套公寓”等。该公司承诺采取售后返租养老公寓的方式,让老人10年收回成本。随后,双方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等协议,约定以总价63.4万元购买涉案商铺。后陈某某根据某养老产业公司要求,向某养老投资公司支付定金、购房款等36万元,但该养老产业公司未依约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养老公寓项目亦因消防申请未获批准而不能实现。陈某某遂诉至法院,要求解除涉案《不动产买卖合同》等协议并返还款项。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陈某某与某养老产业公司虽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等协议,但涉案商铺产权人为叶某某,且某养老产业公司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叶某某在签订合同前同意或签订合同后追认将涉案商铺出售给陈某某,亦无证据证明叶某某已收到购房款。故判决确认涉案《不动产买卖合同》等协议解除,某养老产业公司等向陈某某返还购房款项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