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意渐浓的二月,全国多地进入“过敏高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超2.5亿,其中60%的春季过敏症状与室内环境存在直接关联。当户外花粉随风潜入,室内的尘螨、霉菌、宠物皮屑等隐形“致敏元凶”也在悄然威胁着敏感人群的健康。医学专家提醒,打造科学的家居防护体系,可降低70%以上的过敏症状发作频率。那么,如何构建低敏舒适的家居环境?从源头控制到生活防护,这份“春季居家抗敏指南”一定要收好。
家住广州的李女士每年春天都会陷入一场“过敏大战”。随着最近气温回升,她的过敏性鼻炎再次发作,鼻塞、流涕、眼睛发痒等症状让她苦不堪言。“每天早上起床,鼻子就像被堵住了一样,连呼吸都困难。”李女士无奈地说。为了缓解症状,她尝试了各种药物,但效果并不持久。后来,她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家居环境中——潮湿的天气让室内霉菌滋生,家中的地毯和窗帘成了尘螨的“温床”。
李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已超过2.5亿,其中60%的春季过敏症状与室内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春季的“回南天”使得室内湿度大幅上升,为尘螨和霉菌的滋生提供了理想条件。
随着春季过敏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打造一个低敏舒适的家居环境,以减少过敏症状的发作频率。根据夸克健康的数据,去年春季,“过敏”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400%,其中“过敏性鼻炎”位居搜索榜首。专家建议,通过科学的家居防护措施,如定期清洁、控制室内湿度、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可以有效降低过敏症状的发作频率。
过敏原的“隐形威胁”与防范
春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繁花似锦的美景,也带来了过敏高发期的挑战。许多人可能认为春季过敏主要源于户外的花粉,但实际上,室内环境中隐藏的尘螨、霉菌、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同样不容忽视。这些“隐形威胁”往往潜藏在生活的细节中,稍不注意就会引发过敏反应,给易过敏人群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宠物毛发和皮屑
对于许多宠物爱好者来说,春季是宠物的换毛季,脱落的毛发和皮屑中含有致敏蛋白质,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防范措施:“铲屎官”们需注意定期梳理宠物毛发,减少皮屑的脱落,保持宠物的清洁卫生。避免让宠物进入卧室,尤其是床上,减少过敏原在睡眠区域的积累。定期使用高效吸尘器清理宠物毛发,并定期清洗宠物用品,如窝垫、玩具等。
尘螨
尘螨是室内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主要栖息在床垫、枕头、地毯、窗帘等容易积尘的地方。它们的排泄物和尸体碎片会分解成微小颗粒,被人体吸入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防范措施:有效防范尘螨,可以采用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套等措施。每周用热水(60℃以上)清洗床单、被套、枕头等床上用品,以杀死尘螨并去除其排泄物。尽量减少地毯的使用,选择易于清洁的地板材料,如瓷砖或木地板,避免尘螨在地毯中滋生。此外,保持室内干燥,使用除湿机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尘螨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繁殖。
霉菌
广州每年必出现的“回南天”为霉菌的滋生提供了理想条件。霉菌孢子悬浮在空气中,一旦被人体吸入,就可能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症状。
防范措施:防范霉菌,市民应定期检查潮湿角落,重点关注浴室、厨房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及时清理霉菌,保持干燥。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或除湿机,过滤空气中的霉菌孢子,或使用除湿机控制室内湿度,保持空气流通。同时,尽量避免在室内晾晒衣物,因为湿衣物会增加室内湿度,为霉菌滋生创造条件。
花粉
花粉也是春季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尤其是在树木和草本植物开花的季节。花粉颗粒细小,可以通过门窗缝隙进入室内,附着在家具和衣物上,成为过敏的潜在威胁。
防范措施:在花粉高峰期,易过敏人群需尽量关闭门窗,减少花粉进入室内的机会。使用带有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花粉颗粒,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外出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用淡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附着在鼻腔内的花粉,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专家提醒
过度消毒和清洁反而加重过敏症状
在打造低敏家居环境的过程中,许多人对过敏防护存在认知误区。医学专家普遍认为,过度消毒和清洁反而可能加重过敏症状。“过度使用消毒剂会破坏室内微生物平衡,导致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专家建议,科学防护应注重平衡,而非一味追求“无菌环境”。
此外,春季过敏症状易与感冒混淆,许多人误将过敏性鼻炎当作普通感冒治疗,导致病情延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苏娟表示:“一旦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且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游泳、散步、慢跑和瑜伽等,或调整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在饮食方面,专家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摄入,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缓解过敏症状。同时,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过敏反应。